机制电价与中长期交易电价、绿证不可兼得!
山东、广东的机制电价竞价细则中都明确,机制电量要在申报上限的基础上,扣减纳入中长期、绿电交易的电量,且已获机制电价保障的电量不得获取绿证收益。
1)山东文件的具体规定
中长期交易申报电量上限,现阶段,按照额定容量扣减机制电量对应容量后的最大上网能力确定。也就是说,参与中长期的电量,就不能入围机制电量
同时明确,纳入机制的电量,由于已经有机制电价保障,就不能参与绿电交易,也不能获得绿证收益。

就光伏项目而言,中长期交易价格往往会大幅高于现货价格。
以山东省2025年4月为例,中长期交易价格是3毛七分2;而现货的价格却仅为1.6分。入围机制电量,相当于用较高的机制电价,给低价的现货电量兜底。

2)广东文件的具体规定
广东的文件明确,机制电量申报上限为90%,但要扣减掉中长期交易、绿电交易的电量。

可见,仅参与现货的电量可以获得机制电价的保障,入围机制的电量,无法再获得绿证收益 。
2、中长期与现货的优劣势
既然中长期交易电价高,为什么光伏项目不大比例的,参与中长期交易呢?因为中长期要被考核!
山东文件明确,要加大对新能源场站两个细则管理的考核力度,新能源预测准确率考核费用等返还给全体工商业用户。

翻译一下就是,由于风电、光伏出力的预测准确度不高,所以参与中长期后要被考核罚款,这些罚款电网也不要,直接分摊到电费里,返给用电户。
而现货电量就不必被考核。
可以看出,光伏发电量如果参与中长期交易或绿电交易,可以获得较高的电价,以及绿证收益,但会被考核,如果预测精度低,就会被罚款。预测准确度越低,罚款越高,曾有企业7个月被罚了800多万,比电费还高 。

如果参与现货交易,虽然交易电价低,但可以通过机制电价兜底,而且肯定不会被考核,但也无法获得绿证收益。